明清御瓷珍玩鉴赏十三

苯丁酸氮芥片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8/9330549.html

清雍正仿官釉小鸠耳尊

年代清雍正

尺寸H:19.5cm(75/8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来源:卢芹斋中国艺术(弗兰克·卡洛时期),纽约,年4月14日;玛丽莲及詹姆斯·阿尔斯多夫伉俪(MarilynnandJamesAlsdorf)旧藏;纽约佳士得,年9月24日,lot展览:《十八世纪的仿宋釉色御窑瓷器》(ImperialCeramicsofthe18thCenturyinthesungStyle),纽约中国艺术协会(ChineseArtSociety),年11月29日-年1月10日弗兰克·卡洛(FrankCaro),纽约法裔古董商,早年为卢芹斋助手。年卢氏回法定居之前将纽约的店面、库存等全部转让给他。在继承了卢芹斋的店面及客户资源后,卡洛继续以卢芹斋中国艺术(C.T.LooChineseArt)名义经营,逐渐成长为纽约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经纪人。现塞克勒美术馆建立者阿瑟·米切尔·赛克勒(ArthurMitchellSackler)、曾在香港佳士得释出藏品的詹姆斯·桑顿医生(Dr.JamesD.Thornton),以及本品收藏家玛丽莲及詹姆斯·阿尔斯多夫伉俪(MarilynnandJamesAlsdorf)都曾大量在卡洛处购入藏品。本品圆唇束颈,肩生双耳,制为鸠首状,下衔圆环,圆腹下垂,及底内收,承接圈足。尊内外及底均施铁骨大观釉,釉层肥厚,釉色空灵,莹光内韵。外底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一朝为清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时期,官窑瓷器以精致素雅而著称,追摹宋瓷更是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雍正十三年(年)督陶官唐英于《陶成纪事碑记》中,罗列了五十七种供御的重要釉色品种,其中仿古之釉色占比卓著,又以“仿铁骨大观釉”,即仿官釉,位列榜首,其意可见。鸠耳尊器型创烧于雍正时期,为仿古铜器造型,与王黼编《宣和博古图》卷六所载“周高克尊”之气韵相近,或来源于此。上古时代,常以鸠装饰拐杖之首,是为长寿象征。此式鸠耳尊应亦有此意。自创制之始,此式便成为清代官窑之经典造型,以各种不同的装饰技法呈现,有青花、仿官、仿哥、窑变、茶叶末等多种,在体量上亦有大小之别。如此多变的技法与尺寸现于同一器型之上,可见此式备受内廷喜爱。本品敦实可人,施以仿官釉色,又具慕古气韵,实为一件重要的雍正御窑佳器,颇为难得。类品可参阅利国伟爵士旧藏一件“清雍正仿官釉鸠耳尊”,释出于香港苏富比年10月3日,编号。

清乾隆仿汝釉观音瓶一对

年代清乾隆

尺寸H:21cm(81/4in.)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来源:亚洲私人旧藏;香港苏富比,年10月8日,lot?本品盘口,长直颈,丰肩,弧腹,下承圈足,足墙微外撇。器型修长,线条流畅,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通体施仿汝釉,玉质感极强,不见开片,釉面细腻凝润,色泽沉然静谧,观之心旷神怡,气韵清雅,堪称“仿铜骨无纹汝釉”经典之作,弥足珍贵。圈足露胎处涂施黑褐色护胎釉,表现其宋瓷“铜骨”特点,饶有意趣。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结字古朴秀雅,更添神韵。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仿汝瓷的制作主要模仿北宋汝窑的釉色,并在足际露胎处刷酱褐色护胎釉,以仿宋器铁足之意。但此时御窑厂的制作慕古而不泥古,仿汝釉作品的造型多为本朝新创。本品为仿宋汝窑之雨过天青色泽,为乾隆摹制宋瓷美学之典范。天青色,化裁于宋柴、汝,宋人孝天敬地,文品殊绝,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以天青为至尊至贵之色。至柴、汝之后,绝于世间,后经五百载,未遇盛世,此色不复出。康熙末年复现,是政治清明、盛世再现的征兆。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净,属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发展至雍正时期,其技术在前朝基础上愈加纯熟。乾隆以后渐趋断绝,且存世数量极少,相比其他单色釉可谓凤毛麟角。本品以形之美、色之纯而臻,充分体现出大道至简之意。至简者,至美也。本品造型为观音瓶,为康雍时流行,至乾隆时期已有所变化,可见《明清瓷器鉴定》中乾隆时期器型线描示意图,定名为撇口观音尊,相同器型亦见青釉、青花等不同装饰技法。青釉作品可参见瑞士鲍尔所藏一件器型相类,尺寸略高者。青花作品可参见辽宁省文物总店藏品,器型、尺寸相同,装饰青花缠枝花卉纹。清乾隆二十三年(年)十一月开始设立的《佛堂收供玻璃磁珐琅各样供器帐》中记录:“乾隆三十年(年)五月初七日收造办处呈览:……汝釉观音瓶一对,紫檀座。(下注)乾隆三十五年(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进皇太后……”。文献中提及“汝釉观音瓶一对”所指即为此式,可知乾隆时期乃成对供奉内廷佛堂,属清代宫廷佛堂供器,地位显赫。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下注表明,此对瓶于乾隆三十五年“进皇太后”,可知此处所指为崇庆皇太后,呈进日期为十二月二十九日,查阅乾隆三十五年万年历可知,该年腊月没有三十日,故而此对汝釉观音瓶的呈进日期为乾隆三十五年的除夕。众所周知,崇庆皇太后笃信佛教,将此对佛前供器于除夕呈进,意义非凡,而这一年又是皇太后八旬圣寿(乾隆三十六年,年)的前一年,更显本品之殊绝。

清乾隆仿哥釉弦纹梅瓶

年代清乾隆

尺寸H:22.2cm(83/4in.)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来源:纽约帝国东方艺术公司(ImperialOrientalArtN.Y.C.)旧藏(据标签);香港佳士得,年11月3日,lot?;北京拍卖会,年11月23日,lot?;中国嘉德,年6月27日,lot?本品小口微敞,短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器形小巧隽美。瓶身凸起弦纹九道,分饰于肩、腹、胫部,于端庄之中又添几许婀娜。瓶通体施仿哥釉,釉汁肥厚滋润,开片均匀,色泽粉青,静穆古朴。足端呈黑色,为仿哥窑“铁足”之意,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据其字体特征判断,本品为乾隆早期唐英督窑时期作品。梅瓶器形初见于宋代,当时作为酒器使用,以后历代皆有制作,是中国瓷器经典瓶式之一。“哥窑”一词最早见于元人孔齐《静斋至正直记》中:“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迄今未明确其窑址所在,目前所见皆为清宫旧藏,因此尤为珍贵。入清之后,雍正帝对于宋代五大名窑情有独钟,在位十三年中烧制了大量水平极高的仿古瓷器。在各式仿古单色釉中,仿哥釉的烧造数量仅次于仿官釉。乾隆皇帝继承了其父对于哥釉瓷器的喜好,在《清高宗御制诗集》首咏陶瓷诗作中,赞咏哥窑的就有20首。乾隆早期唐英督窑时的造办处档案中,亦有大量烧造仿哥釉器的记载。除了对仿古釉色的钟爱之外,雍正乾隆父子皆有插花雅好。官哥釉器因其端庄的造型、淡雅的釉色,成为衬托娇艳鲜花的绝佳容器。目前所见雍乾时期多幅画作中都可看到以官哥釉器插花的例子。例如郎世宁所绘《午瑞图》中插花之瓶即为与本品极为相似的仿哥釉梅瓶。

清雍正茶叶末釉紫金釉四方花盆

年代清雍正

尺寸22×22×17.2cm(85/8×85/8×63/4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展览: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年5月-8月本品四方式,方口,束颈,腹部外鼓,外壁四面饰内凹开光,胎体厚重,成型难度极大。内外施茶叶末釉,四面开光内施紫金釉,底部露胎,外底心暗刻“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花盆盆壁厚实,下承四足,底设曲尺形排水孔。造型端庄简约,转折圆缓,四角作倭角处理,釉色滋润浑厚,茶叶末釉绿中微微闪黄,是典型的雍正时期官窑茶叶末釉特征。《匋雅》称“茶叶未一种。本合黄黑禄三色而成。以雍正仿成化者为贵……雍正乾隆皆凹雕篆款。仿明者略偏于黑。雍正官窑则仿于黄矣。”本品四面开光所用紫金釉色如晚霞,绚烂华贵,与古韵沉着的茶叶末釉交相映衬,极富雅趣。茶叶末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颜色釉,可上溯至唐代黑釉系瓷器,明代御窑已为名品,号“厂官釉”,清代雍正时期仿明窑烧制,后代古董家取其色如茶末,故而得名。《古玩指南》称其“如将茶叶研成细末,画于釉中,其色古雅幽穆,足当清供焉。”《景德镇陶录》记载:“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唐英于《陶成纪事碑》中载“一仿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所谓鳝鱼黄、蛇皮绿等,皆为茶叶末釉之变体名色,晚清古玩家又造鼻烟、菜尾、老僧衣等各色名目,以鼻烟最浓,菜尾较淡,至如黄、黑、紫相和砌成斑点,则谓之虎皮斑。紫金釉也是以铁呈色,但烧成温度较茶叶末釉为高,在一器之上融合两种烧成温度不同的颜色釉且搭配和谐、相得益彰,显示了雍正御窑技艺之精湛、审美之高雅。雍正帝自幼深受汉文化熏陶,即位前即以清玩瓷器自娱,登基后对御窑烧造之事更是频频过问,务求精雅。《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年)九月十三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奉上谕:寄信与年希尧将霁红、霁青、钧窑、汝窑小花盆水奁烧造些来。先做木样呈览,看准时再发去烧造。”雍正皇帝对于瓷制花盆烧造具体要求,由此条记载可见一斑。本品器形、釉色兼美,并融合两种釉色,技艺炉火纯青而无有丝毫斧凿匠气,真可谓高华而清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zp/10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