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Xiaozhang三明治收录于话题#三明治短故事个
去年的4月8日,武汉于零时起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我未曾去过武汉,过去一年在媒体上看到的武汉,给我的感觉是静止的,暗淡的。但在Xiaozhang的文字里,我看到这座经历过创伤的城市,其实是这样充满活力,鲜艳到处流动。我最喜欢之处,是Xiaozhang和她在大理认识的朋友们,一起在武汉悠悠荡荡了13天,看似“浪费”了许多时光,可他们是和喜欢的人们在一起,在一座美好的城市里。(童言)
文
Xiaozhang
编辑
童言
万松园的夜晚总是这么热闹非凡。
一条不到米的单向线,马路两边停满了车辆,中间勉强能容纳两辆车的空间还时刻有人行穿梭,导致过路车辆时速不可能超过20码。街道两侧,是灯火通明的餐馆,小龙虾和烧烤称霸了这条街。6月正是吃虾的旺季,人潮汹涌,要在靓靓蒸虾的店里正经坐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万松园的常客们,有自己的食法。
王大和我打车来到万松园,刚刚好凌晨的钟声敲响,桌子上,一盒蒸虾、一盒油焖大虾、几大袋子卤菜整整齐齐等着我们——这是王大抵达武汉的第一站。
从接到他要到汉的通知到我们坐在万松园的街头吃上第一口小龙虾,也不过2个小时的事情。这2个小时里,放下手头安排跑来见他的不只有我,还有住在距离城区30公里远、常年深夜加班到头秃的年轻设计师小孟;等孩子睡着才出门的年轻妈妈油油;匆忙结束上一场酒局赶来临时加场的武汉老炮余老师和平时不太可能随时联系上、神出鬼没的月月,大家的热情被王大的突然到来给调动了起来。在大理时大家任王大细心照料吃喝,他到了武汉,那这第一顿必须是怎么吃爽怎么来。
这里,是我认为最武汉的地方。不主动,但其实热情;没有修辞,但写满故事。很江湖,很码头,很武汉。很适合招待第一次来武汉的王大。
撬开第一杯跳东湖ipa——本土精酿啤酒,“喜迎王大来汉视察”的小群活动算是首战告捷。
万松园的小龙虾和啤酒
这家无名推车卤菜十分好吃常常排队
01
此前,这个小群的名字还是不温不火万年不变的“大理吃吃喝喝”。而我们上次的聚会,是大理跨年,相隔不过半年。
王大是一位久居大理的四川自贡人,在大理古城门口边边上开了一间客栈。王大的个头不大,但为人很靠谱,也十分周到。其实我们年纪一般大,刚认识那会,都才二十出头,他看上去大大咧咧话又多更像个孩子,做起事情来却认真又成熟。
我们在大理翠田吃饭
那是年的夏天,我去到洱海边的客栈做义工,遇到了同样在那里做义工的王大,他比我早去半个月。一起顾店的还有老板小哥,晚上饿了他见不得我和老板小哥天天吃饼干,偷偷跑去厨房做了宵夜端来,我们常常和投契的客人们喝酒聊天玩通宵,第二天早起开店门的人一定是他。他不仅能早起,还能给打扫做饭的白族阿姐们打下手。阿姐们都超级喜欢他,赞叹如此能干的男孩子真想拉回家当女婿。
年的洱海边,还没有林立的海景客栈,我们待的小镇上,只有两家客栈和一家餐馆,但很多人都看好这里的旅游发展,每个月总有几波人来小镇上看地,人们想开客栈、餐饮、酒吧,想让这里热闹起来。
王大也想开客栈,他起初是想把客栈开在洱海边,和我们一起做义工的客栈一样,推开门就是苍山洱海,是大理最美的风景,任由谁第一次看到那场景都会被震撼。王大说他第一次去双廊的时候,开一家双层楼的客栈加上稍有格调的装修也不过是投资万人民币,等他第二次去,沿海边一路的好位置都被抢走了,再挑挑拣拣一番,剩下能看海的空地光租金就至少涨了10倍。
大理的变化在那几年里是翻天覆地的。相比较起来,古城的房租、人力都比较稳定,但是相对的,游客数量也很平稳。他想留在大理生活,每天能够自由自在的去赶集,吃最新鲜的食材,晒最耀眼的太阳,等雨后偶尔惊现的双彩虹,在不同季节的晚上观看不一样的星座。
年的冬天,他的客栈开起来了。有天大理下雪,他拍了一张穿着拖鞋在露台上踩雪的照片发给我,说,来玩吧!
王大的客栈顶楼可以看到苍山
客栈的一楼,吧台背后藏着各种好吃的
我听他说过开客栈的细节,在洱海边、在古城里找合适的位置;跟房东软磨硬泡谈租约;为了老房子改造自己当工人;研究水电供应自己画图跟施工师傅硬钢……直到多年后我自己开起咖啡馆,应对装修供货各种问题,才知他比我要早早经历了这些头疼的琐碎。
王大还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有他的坚持。比如他的客栈门头,是白底刻白字,完美融入白色的墙壁。要知道,大理的白族民居全是白墙,所以你很难从一排房子里辨认出这家客栈,他解释这是低调的艺术。再比如,有一回上飞机之前我跟他说,我到客栈立刻要去人民路上吃常相聚的卤菜,他说我们先去隔壁的四季集市呀,是最新开的热闹集市,时间刚好,不然等吃了卤菜回来,集市就关门啦。我吵着要吃卤菜,于是到了客栈进门就看到他在吧台后面漫不经心的熬制川味卤鸡爪……于是,那一天我吃到了卤菜,也赶上了四季集市,确实新潮呀,现场音乐,原创手作,请年轻的画师给我们画了卡通头像,大家一起摇摆。
每年我和朋友们会去大理小住几日,住在王大的客栈里,好像回到第二个家。大理可能已经去了一百次,但王大会告诉我们大理新移民的最新动态,春路的威士忌、山林草木的特调鸡尾酒、飞到月球去的brunch、南门的烧烤、大理学院门口的傣族菜……给我们每次的固定旅程增加意想不到的去处,保证我们每天都能把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一天十顿饭喂到撑破肚皮,夜夜酒水八卦不断篇。
王大对大家都很照顾,“大理吃吃喝喝”群里的成员油油、小孟、余老师、月月还有我,在一次次武汉到大理的旅程中更加热爱这里,彼此熟悉。
大理南门的烧烤摊边,油油讲述过自己的中年爱情,月月讲述过更多的爱情,王大讲述过自己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