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力社工学党史年5月9日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

党史回眸年5月9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反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痛斥国民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全国民众进行民族革命战争,保卫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此前,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在上海英国领事馆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内容,实际上承认日本军队可以长期留驻吴淞、闸北等地,而中国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周围驻所设防。

年5月9日

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刘少奇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同时,还决定加强中原局,成立中原军区,刘邓大军及陈谢部队改为中原野战军。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8月,经过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为人民政府主席。这个在华北四千四百万人口的区域建立的党和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将诞生的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年5月9日

中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人权理事会是根据年联合国首脑会议《成果文件》的要求设立的,目的是取代不断遭到批评的人权委员会。人权理事会是联大的下属机构,其席位按公平地域原则分配。年5月9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人权理事会首届47个成员,其中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和英国4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年5月9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年6月至年9月,全党分两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

年5月9日至5月10日

习近平在河南开封、郑州等地考察工作,首次提出“新常态”重要论断,强调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年5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红色先锋何叔衡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何叔衡,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穷秀才”的大胆行为

22岁以前,何叔衡都在偏僻农村从事劳动,在旧式私塾读书;26岁时,他奉父命应秀才考试,并取得秀才功名;37岁之前他都在乡间做私塾先生、小学教员。不过,虽然是读着八股文,说着之乎者也,他的观念和行为在乡里却大胆得出名。 

在乡间任教时,何叔衡与其他三位志同道合的秀才结拜成兄弟,他们就是被合称为“宁乡四髯”的谢觉哉、姜梦周和王凌波。这几位秀才虽然也是长袍马褂,之乎者也,但在思想上却与其他科举出身的旧文人格格不入。他们都不愿为官,却关心政局,聚在一起时常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乡邻称他们为“穷秀才”,但就是这几位“没有能耐”的“穷秀才”却做出一件震惊乡里的事情。

这一年,宁乡遭灾,在何家祠堂做工的贫农余老伯偷祠堂的半担积谷被捉住,何氏族长决定将他沉塘处死。何叔衡得知后,立刻让学生四处通知自己的把兄弟,几个人一起赶到何家祠堂,远远就开始高喊:“放人,快放人!”一群长袍秀才的突然闯入令在场众人目瞪口呆,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何叔衡给余老伯解开绳索,竟没人阻拦。何叔衡将余老伯带走时,回身恭恭敬敬作了个揖,然后向何氏宗亲恳切陈述余家的难处,说得在场的许多人红了眼圈,族长无奈,只好免了余老伯的罪。

之后,“学究”何叔衡又因为一串“狂言”搅得乡邻心绪难平。这年他的三女儿出生,本是喜事,家里却炸开了锅:始终都没生出一个儿子,举家上下一致怂恿他纳妾。这种封建压力让他忍不住愤怒:“谁说我断了后?有女就是有后,这个女儿我就叫她实嗣,她就是我家的实际继承人。” 

还有一次,何叔衡外出归来,刚到家门口便见到女儿们坐在门槛上,口中念着“笑莫露齿,话莫高声”。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摸着女儿们的头说:“我的女儿不要学这些臭规矩,你们有话可以大声讲,想笑就放声大笑吧!来,现在比赛,看谁的笑声最大!”霎时间,父女四人的笑声响彻何家大屋,引得屋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

后来,何叔衡还坚决不允许家里给3个女儿裹脚,他把家里的裹脚布全搜拢来用刀砍碎,还作《放脚歌》一首:“走起路来像残疾,摇摇摆摆出洋相。快学何家闺女样,大手大脚好姑娘。”当年,这首《放脚歌》在当地广为传唱,成为了人们的一段传奇记忆。

“秀才”学生到革命者的转变

年,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当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踏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大门之时,他们的兄弟学校——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新生:他显然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年轻、朝气,年生人,此时已经37岁,有3个女儿,而且还是一位“前清秀才”。

校方人士一见到他就颇感惊讶:“37岁已是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年龄了,你怎么还舍得花时间来读书呀?”何叔衡回答得十分诚恳:“我长期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实是耽误了青春。现在我是急盼探求新知识、新学问,好为国为民出力哩!”

年,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何叔衡与比自己小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之后他保持了与毛泽东、蔡和森的友谊,参加到他们组织的革命活动中。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共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致力“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逐步走向革命生涯的高潮。毛泽东曾称赞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年7月他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年马日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年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编在特别班;年7月回国后,他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何叔衡在斗争中从一名旧式秀才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他的革命生涯让他的信念进一步坚定,让他的人生进一步升华。 

秉持正义的中央苏区“红色大法官”

年11月,何叔衡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是被选为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后经毛泽东提议担任工农检察部部长一职,即“肃贪部长”。年2月,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临时最高法庭,委任何叔衡为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也因此成为红色政权的首任“大法官”。同年6月,何叔衡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一职。此时,年已56岁的他集检察、内务、司法大权于一身,开创了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工作中,何叔衡有随身携带的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布袋子用来放实物和文件,布袋子里“袋中有袋”,中间一个较大的放实物,比如从仓库里抓来的一把霉烂变质的谷子。有一次,他还偷偷地将毛泽东穿过的一双补丁加补丁的线袜塞进了袋子里。记事簿则事无巨细,无所不记。他说:“人老了,脑子不管用,记在本子上忘不了。”手电筒主要用来走夜路。何叔衡带着这三件宝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回来时,布袋子里面人证物证齐全,记事薄上检察工作、司法工作、内务工作、干部教育情况“一锅端”,条理清楚,杂而不乱。

在何叔衡的提议下,中央工农检察部增设了控告局,还在各机关、街道路口设立了一种特制的木头箱——控告箱。控告箱的四面密密麻麻写着何叔衡亲自拟定的说明文字,在控告箱正面写着“控告箱”三个大字,下面落款为“XXX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部控告局制”,在箱盖上写着:“各位工农群众们,一切什么事情都可来这里控告。所写的控告意见书,必须要盖好私章才能作效力,没有盖私章的概作废纸,而且还要用信套密封好,并且要注明送某机关工农检察部控告局长收。”

箱的右面写着:“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经济机关,有违反苏维埃政纲、政策及目前任务,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和消极怠工的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任何人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箱子的左侧写着:“控告人向控告局投递控告书,必须署本人的真姓名而且要写明控告人的住址,同时要将被告人的事实叙述清楚。无名的控告书一概不作处理,倘发现挟嫌造谣诬控等,一经查出即送法庭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

这种控告箱在反贪污浪费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何叔衡在担任大法官期间,恪尽职守,秉公处事,严厉打击吞没公款、多吃多占、贪污腐化现象,使苏区的干部作风得到整顿,也让苏维埃政权的威望得到了提高。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年,在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在为牺牲同志默哀的名单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时,大家莫不为这位在党内被誉为“五老”之一的革命长者的牺牲而深感震惊和悲痛。

何叔衡的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9年,但却穷尽一生追求真理,实践正义。他用自己无悔的行为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在59年的革命人生中,他创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个之最:中共一大中最年长的参会者,红色政权首任“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牺牲的革命烈士。“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这是何叔衡的真实写照。

他的一生,闪耀着真理和正义的光辉。他坚定不移的信仰,救国救民的抱负,英勇无畏的精神,赤胆忠心的品德,求真务实的作风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历史瞬间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宁冈茅坪成立。图为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旧址。图书荐读

4月16日,中宣部出版局联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开展“书映百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好书荐读”活动,于年4月至12月,每月公布当月推荐书单。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我们将持续不断推出相关图书。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书单中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一书。利用周末时间,去附近的图书馆、书店,一起学习吧!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奋斗史与寻路史,为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溯源”。以20世纪前三十年历史作为深挖的背景,拉长时代视野、拓宽地域思维,在历史的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地真实反映共产党人将如何应对国际与国内、外部与内部矛盾,如何在众多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党派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找到中国复兴之路。追溯党史,回答缘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世界上的大党强党,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

该书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的同时,将党史写作通俗化、大众化,是进行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在保证作品学术性和严谨性的前提下,采用故事的笔法穿插史料叙事,使得虽有大量史料,读来却饶有趣味、毫不枯燥,是一部通俗化的学术专著,一部大众化的党史读物,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帮助读者更好地回到那个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的历史年代。

该书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出版过程中与喜马拉雅、阿基米德等各大音频平台合作,同步上线本书音频;图书相关视频在B站、腾讯视频等同步上线。传播立体,深度融合,促进党史读物、主题出版物走向年轻人群。

End

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新华社、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审核

肖林

排版

高一一

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于年11月经吴忠市民政局批复(吴民发号)成立的社会工作机构,吴忠市首家3A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外聘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任教于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李明副教授为督导。年,中心经吴忠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批准,成立了党支部,在党和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政策背景下,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工”作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社工发展模式,以“提供专业有效的社工服务、促进行业规范高效的发展”为使命,中心先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基金会资助项目约万,项目服务内容覆盖了困境儿童、贫困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特需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服务人次约5万,链接社会资源价值约万元,其中引入全国各类基金会资源价值约万元。同时,为吴忠市本土社会工作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hy/7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