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会员优秀习作选登
钓鱼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1)班陈欣皓
今天,万里无云,柔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庞。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妈妈带着我到湖边钓鱼。
来到湖边,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湖面波光粼粼,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锦缎似的。湖边的柳树歪着身子,对着湖面照镜子。柳枝随着春风得意地跳着舞。
妈妈让我先把凳子摆好,再把鱼竿和鱼钩拿出来,组装在一起。最后在鱼钩上放上鱼饵。我做完了这些工作,就开始钓鱼了。
我一手拿着鱼线,一手拿着鱼竿,奋力地将鱼线往远处一抛,鱼线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我紧紧地盯着鱼竿,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可鱼饵躺在水里一动也不动。这可把我急坏了,我便一个劲地在心里默念着:鱼儿快上钩,鱼儿快上钩。
就在这时,湖面上皱起了一道波纹,妈妈轻轻地说:“那里有鱼,那里有鱼!”鱼竿突然往下一沉,我用力将鱼竿往上一拉。哈哈,鱼儿上钩了,上钩了。哇,好大的一条鱼呀!
傍晚时分,我们钓到了不少鱼儿。我们收拾好渔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安静的小湖,回了家。
指导老师吴洛英:
读着这样清新的小短文,我们不禁被小作者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力而带来的精彩文字感动着。小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湖边的风景,语言生动有趣,渲染了钓鱼这件美好事情的气氛。钓鱼过程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给读者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钓鱼这件事虽小,却被小作者描写得有声有色,不愧是一篇佳作。
聪明的乌龟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4)班姜天翊
春风习习,阳光明媚,一天,小动物们相约一起去森林图书馆看书。它们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找了一个座位聚精会神地看起书来。这时,小刺猬静悄悄走了过来,看见小白兔旁边有个空座,就坐下也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
没过一会儿,小刺猬身上的硬刺扎到了小白兔。小白兔噌的一下跳起来喊道:“哎哟,真刺人!”原来小白兔的屁股被小刺猬身上的硬刺扎了一下。小刺猬红着脸向小白兔道歉:“对不起,我看书太投入,一没注意把你给扎了,你坐在这里继续看书吧,我到一旁空地上去看书。”说完小刺猬就怀着内疚的心情,垂头丧气地走开了。
在一旁看书的小乌龟看了看身上的硬壳,灵机一动喊道:“小刺猬,你等等,我有好办法!”小白兔和小松鼠也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难过,大家都以期待的眼神看着小乌龟。小乌龟微微一笑,说:“你们看,我的硬壳就像一件铠甲,根本不怕小刺猬身上像钢针一样尖锐的刺,让小刺猬和我坐一起看书吧。”大家听了小乌龟的建议拍手称好,不约而同地夸小乌龟聪明。
就这样,四个好朋友又安静地看起了书,温暖的阳光洒在小动物的身上,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指导老师姚建英:
小作者的文章富有想象,充满童趣。一只聪明的小乌龟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小动物之间有礼、关爱、互助、融洽的气氛。文章的最后温暖的阳光,甜美的笑容,让人感觉无比温馨。
春天醉了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4)班牛陈嘉豪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真是一幅迷人的春的画卷啊!春天来了,它悄悄地来啦……它走过草地,小草们探出脑袋朝它挥手;它穿过林间,杨柳们舞动细腰向它问好;它掠过湖面,湖水泛起层层波纹微笑着迎接它的到来。
春的到来让我欢喜,坐船游湖更让我兴奋。这是我第一次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乘坐游船,心情无比激动。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感受西湖的春天吧!
我们从“少年宫码头”出发,只见游船缓缓前行,我们渐渐远离了人群的喧嚣,进入了宁静的湖面,开始了环湖旅行。西湖的水平静又柔和,游船驶过,被船桨激起的波浪像跳跃的音符。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好像在欢迎游人的到来。而远处没被打扰的湖面,宁静得像一面透亮的镜子,倒映着春天黄昏的晚霞和四周的湖光山色,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后来,我们抵达了“孤山码头”,靠岸后我和家人一边拍照一边游览。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西湖边不仅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姑娘们,有“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桃花仙子们,还有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鲜花,是那么的美丽!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蒙蒙细雨,正好我们来到了三潭印月,一眼望去,如同仙境一般。正如宋朝诗人苏轼在诗中所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天的脚步正向我们慢慢走来,让我们感受着绿色,感受着生机,感受着温暖。这是多么美好的春天啊!
指导老师姚建英:
小作者通过一次游湖的经历,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杨柳、桃花、细雨、湖面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的柔和之美,如烟、如纱、如仙境般奇妙,字里行间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春天在哪里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5)班陈奕霏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风儿吹过柳条,似乎在给小树梳头。粉嫩嫩的桃花慢慢开放,张开双臂向我们问好。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嘘,别去惊扰它,它正游泳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家的双耳边。一只蝴蝶飞来飞去,河水心想:“它是要跟我玩捉迷藏吗?”春雷敲着大鼓像在唤醒沉睡的笋芽儿。沙沙沙,沙沙沙,这是春雨在和小草聊天呢!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鼻尖上。花儿喷上了香水,一阵风吹过,把香味散发到四面八方。一阵春雨过后,泥土揉揉眼睛,说:“是谁在吵我睡觉?”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嘴巴里。樱桃成熟了,咬上一口,甜滋滋的。满山的映山红艳了,嗍一口花蕊,是春天的味道呢!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手指上。微风拂过脸颊,绕过指尖,调皮得像个孩子。嫩绿的小草也从泥土里探出头来了,轻轻一摸,它抖抖身上的露珠,好像在说:“是谁在给我挠痒呢?”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你我的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它!
指导老师沈彩芳:
小作者发现春天的美,还调动了耳、鼻、嘴和手,真是一位善于观察、勇于表达的孩子。另外,文章的用词也很有诗意,修辞手法信手拈来,却不失童真童趣。
春游日记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5)班方习孜
小草青青,柳绿花红,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到了。
这天一大早,我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地上了大巴车。还没坐定,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聊起了天。这时,老师让我们看着窗外,看谁数的汉字最多,车厢里立马就安静了。我眼睛不停地东寻西找,周围的汉字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呀!
转眼间,我们春游的目的地杭州花圃到了。老师领着我们,沿着长满漂亮花草的弯曲小路,闻着一路的花香,来到了盖叫天纪念馆。在纪念馆里,导游小姐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盖叫天的演艺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很快,我们最期待的野营午餐时间到了。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我们铺上了平整的垫子,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美味的零食,你分我,我分你,享受了一个美好的午餐时光。午餐后,我们还一边观赏花圃的美景,一边拿出白纸、铅笔给漂亮的植物画起了肖像画。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到了回程的时候,大家恋恋不舍地上了大巴车。真是一个快乐而又收获满满的春日啊!
指导老师沈彩芳:
小朋友们都喜欢春游,但是能把春游日记有条理地记录下来的却不多。通过“这天一大早”“转眼间”“很快”等时间词,把自己的感受和事情融合到一起,就更难得了。
我的好朋友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5)班吴若依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名字叫李晨菲。
她今年八岁半了,走起路来却喜欢蹦蹦跳跳,扎着的两个小辫子也跟着一上一下地跳着舞。
她性格活泼开朗,不会因为一点儿小事斤斤计较,这就是我喜欢和她玩的原因啦!而且她说话也很幽默,比如:“救命啊,我看到鬼啦!”李晨菲整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她不但幽默,而且和我有相同的兴趣。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去宠物店看宠物。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猫,有脸扁扁的猫、有活泼可爱的猫,还有一只山猫,它的价格贵得吓人,居然要一千多元钱,这可比我一学期的餐费还要多呢!我们都很想养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咪,但是我们的两个妈妈都拒绝了。
虽然我和李晨菲不是一个小区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电话手表来联系对方。我有时候也会跟李晨菲闹别扭,不过下回跟她玩的时候也就好了。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啦!
指导老师沈彩芳:
读着小作者的文章,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两个凑在一起逗猫咪玩的小姑娘的形象。文中的写法也很显童趣,“小辫子一上一下地跳着舞”“比我一学期的餐费还多呢”。习文即是为了抒情,从这一层面讲,这不失为一篇佳作。
我的弟弟
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二(5)班郑泽轩
我的弟弟,名字叫元宝,已经16个月了。他脸又圆又红,像一个火红的苹果。眼睛水汪汪的,又黑又圆像两颗黑宝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吃,每次我写作业的时候总在我后面捣乱,一会拿我铅笔,一会啃我的橡皮。你看他连我的橡皮都吃,他是不是特别的爱吃呀?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进门就会听到弟弟笑着向我扑来,抱着我的大腿,想要让我抱他。我的弟弟最喜欢跟着我,模仿我的样子。有时候我坐在阳台的台阶上晒太阳,他也摇摇晃晃地跟着坐下来学着我的样子在那笑。有时候在床上玩,我亲了一口妈妈,他也连忙向妈妈靠近,嘴巴嘟得高高的,结果喷了妈妈一脸的口水,害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不过,我的弟弟也有让人气得发狂的时候。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做完作业,正收拾书桌,弟弟看见我掉在地上的作业本,立即向它伸出魔手。只见他两三下就把我的作业撕了个稀巴烂,那可是我写了一上午的作业啊!我立刻对着弟弟大骂,一手把他拎到门外。妈妈听见声音过来,看到哭着的弟弟,一把抱起他,还说我东西没放好。我真是哑巴吃黄连啊。没办法,只能回去重新写。你们说我这弟弟是不是很气人?
这就是我的弟弟,可爱又调皮,你们喜欢他吗?
指导老师沈彩芳:
面对可爱又调皮的弟弟,作者真可谓是又喜又气,有时还免不了吃几口“黄连”。但字里行间,一个爱护弟弟、陪伴弟弟的好哥哥形象跃然纸上。
神奇仿生衣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四(3)班张了了
能大能小、可凉可暖、想变什么款式就变什么款式……20年后的一天,地球上会出现这种神奇的仿生衣,包你满意的那种。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它未来的发明者。
我更愿意叫它——变色龙衣,谁让我的灵感最早来自于随心所欲变换肤色的变色龙呢?
神奇仿生衣的底色和动物园的变色龙一样,翠绿色,摸起来光滑又软绵绵,就像是摸变色龙的肚子。那是用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做的,能源用的是太阳能,我对它进行了功能改造,让仿生衣成为人人都爱的神奇衣服。
我的仿生衣最大的功能就是“变”。
它的颜色能变,就像变色龙似的,可以变成跟环境相同的颜色、花纹,配上头套的话,使用者可以起到完全隐藏自己的作用。
样式可以变,适应你的各种要求,你要睡觉了,只要说一声“我想穿睡衣”,它立刻会变成一件睡衣,材料跟厚度都分毫不差呢;你想去听音乐会,只要说一声“我想换正装”,你身上就会出现一件西装,还搭配了领结呢。
它的功能也会变,就像一个移动的空调,当你夏天要出门,它就会在你来到热辣的阳光下之前,开启制冷模式,将衣内温度调到凉爽程度,让你觉得一身清凉;而冬天,它就会调整到制热模式,并将衣服稍稍变厚一点,这样你不用穿着厚重的棉衣也能保暖,是不是特方便?
不过,仿生衣最让我满意的功能不是这些,而是“你长它也长”:当你长高的时候,它就跟变色龙似的自动脱掉一层,并重新给你配上一层大衣服;当你将它送给比你矮的孩子时,它又会缩成那个孩子适合的尺码。
这衣服还可以防弹呢!别忘了,它的原料可是比钢铁还结实的碳纳米管!连体手套上还有吸盘,可以带你轻松飞檐走壁,这种功能很适合采矿的工人和洗高楼玻璃的清洁工。
另外,我还给这款仿生衣设计了其他附加功能:自动清洁、报警、夜灯、讲故事、打电话……我的目标是每个人只要拥有一套仿生衣就足够了,把妈妈的衣柜变成我们孩子的书柜、玩具柜!
讲了这么多,你是不是特别想要啊?那就去我的神奇想象商店买一件吧!
指导老师金睿:
小作者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为我们设计了一款神奇的“变色龙仿生衣”。全文紧扣一个“变”字,有层次、有条理地介绍了这款功能多变的仿生衣。行文主次分明,展现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流畅活泼的语言特点。
西湖的四季之美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四(5)班应艾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自古就被古人称为“人间天堂”。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烟花三月,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生机盎然,可谓是西湖最美的季节。若偶遇上一场春雨,如丝的雨给湖面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西湖宛若一位仙子落入凡间。若遇上一阵春风,拂过白的、粉的、红的花,花瓣便随风曼舞,似一场花瓣雨。远处的璧山,高低不同,若隐若现;眼前的湖水清波涟漪,亦动亦静。我竟也错觉自己在一处仙境,成为一位仙子了呢。
夏日,湖里的荷花池是众人围观的好去处。有的荷花展开了一两片花瓣,如同一位娇羞的少女,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似一个粉嫩的婴儿,迫不及待地想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白天,有蝴蝶、蜜蜂和蜻蜓在她们身边舞蹈,夜晚有鱼儿相伴在她们脚下玩耍。我不禁想,若能成为湖中的夏荷一朵,此生也定是幸福得很吧。
退去一夏的暑气,秋的西湖,依然绚烂无比。西湖的秋有红的枫,黄的杏,一年四季常青的湖边小草,北山街成排的金梧桐……夕阳西下,选一张无人的长椅,看漫天变幻的晚霞,秋风略过,桂花的甜香充盈满城。啊!才恍然自己是在烟火人间呢。
我常常在想“断桥残雪”,怎么桥没有断,竟也没有雪?西湖的冬天若是遇上下雪定是件极美的事,遗憾的是,江南的冬,没有北方的寒气逼人,下雪也是少之又少。若是华灯初上,漫步到白堤,回身遥望宝石山和北山街,那山,那灯,那车水人流,无不倒映在清透的湖水里,星星点点,又恍若身处宇宙星空之幻境了。
西湖的美,真的是很难用语言形容,欢迎你也到美丽的西湖来亲身体味一下吧。
指导老师雷旭军: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了自己眼中西湖的四季之美,条理非常清晰。采用描写景物加抒写感受的方式娓娓道来,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且多用短句,在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带读者领略了西湖的四季之美。
寻根鳌顶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九(2)班毛优优
“这就是鳌顶了,是妈妈小时候居住的地方。”
“为什么要叫鳌顶啊?”
“鳌顶呀,顾名思义,就是独占鳌头,卓然峰顶的意思啊!”
“今天是年初二,是村里人到祠堂祭祖的日子。”妈妈指着绿树掩映下的老祠堂告诉我。哦,这里就是李氏祠堂啊!白墙黑瓦,显得天空更加的湛蓝透亮。踏门而入,一派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村民手里燃着香,大红漆盆里面装着鸡、鱼、米饭、粽子等,祭品上面贴着红纸剪成的万年青图案……
祠堂边有棵高大的枫树,树叶伴着风声“唰唰”作响,妈妈说这棵枫树已经有两百多岁了!祠堂倚靠着一片茂密葱郁的次原始森林。进入林子的那一刻,瞬间就被绿色的树木包围住了。我伸手摸了摸身旁的大树,粗糙沧桑,它们如同一位位长者,在这经历岁月轮回,细数斗转星移。
妈妈神情温和地看着这片树林,沉醉地对我说:“优优,这片林子叫水口山,又被称作禁山,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规矩,我从小时候就知道:进这座山就不准带柴刀。鳌顶的村民们,将这个规矩一代代传承下来,才有了这片美丽的森林!”妈妈的眼中闪着光,用手轻轻抚摸着树木。她告诉我这棵是什么树,那棵是什么树;这棵树的甜榉最大,那棵树的毛栗最甜……她快乐地与我诉说着,也仿佛是和这些树朋友打招呼。
山中十分安静,能听见树叶在脚下的声响,能听见小雀轻悦的鸣叫,偶尔还能听见调皮的小动物索索作响。“我带你去看一棵很大的古树!”“这儿我小时候还荡过秋千呢!”“小时候都想把教室从祠堂搬到这山岗上来!”……妈妈眯着眼睛,回忆着、微笑着,我仿佛也被拉入了那段快乐的时光。
村里的夕阳特别红,爸爸在村口呼唤我们上车。看着村里随处可见的断砖残瓦,我十分不解。“政府正在动员村子搬迁,所以我要带你回来看看,过不了多久,鳌顶村也许就不存在了。”妈妈说完,神情暗淡了许多。
车子很快把小山村抛在了身后。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有种声音——鳌顶,一定不会消失,它一定会以更美丽的样子与我见面!
指导老师开芳芳:
作者以回老家祭祖的视角,运用母亲的回忆赋予眼前景物无限的深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深的期盼。
击鼓传花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四(1)班王家萱
“咚!咚!咚……”“哈!哈!哈……”教室里一会儿传来鼓声,一会儿传来笑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进行一项有趣的游戏——击鼓传花。
一位同学敲击手鼓,其余同学听着鼓声把花传递;鼓声停止,手中有花的同学就上台表演一个节目。
“咚!咚!咚……”,鼓声响起,我的心也忽上忽下地怦怦跳,手也激动得微微颤抖。呀,就快传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正准备伸手去接——鼓声戛然而止。吁,虚惊一场!隔壁的倪泽凯同学手拿着花,咧了下嘴,大方地走上讲台。他双手握拳,举在胸前,“唰!唰!”拳头有力地打出,原来他在表演拳击。
鼓声再次响起,老师把花送到我手里,我还没接稳,就立刻传给隔壁的另一位同学。这时的花就像烫手山芋,在每个人的手上停留不到一秒,就立刻被传出去。鼓声再次停止,掌声中,一位女生拿着花走上讲台,“半哭半笑”地给我们唱了一首歌,她的腔调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
笑声伴着鼓声许久才停止……我们都很期待每周一次的这个游戏环节,因为游戏时每个人都有可能上台表演我们的特长、分享我们的趣事,给大家带来欢乐。
指导老师徐莉:
本文的开头“先声夺人”,烘托出“击鼓传花”欢乐的游戏氛围。在游戏中,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