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圆明园文物
圆明园的损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物艺术界的最大遗憾,是每一位中国人都会为之惋惜的憾事。在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破坏,被掠夺的文物大略估计有万件,远到先秦时期的礼器,至于唐,宋,元,明,清各种名人书画还有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结果都付之一炬。
英法联军的本次侵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破坏,侵略军们在入园的第二天就开始进行抢夺,对于精致的中国艺术品,没有人能抵挡得住,他们以最粗鲁的手段来完成本次艺术品的收集。“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就损毁,烧掉,砸碎”这场大火损失的是世界的文明珍宝。
拥有多年历史的放山居(FonthillHouse)在英格兰的西南部的威尔特郡,它的主人阿尔弗雷德莫里森于年从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赫爵士那里购买众多从圆明园掠夺而来的清宫旧藏,且为了安置这些文物,莫里森还特地开辟一间陈设屋来陈设这些藏品。放山居的文物都被其主人标注在底部,标注“Fonthill”,因此带有放山居标识的文物成为圆明园流失文物的重要标志。
1.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亿2千万元
这件葫芦瓶最终被收藏家张永珍夺得。在拍场上,张永珍是和一名电话投标者从万开始竞拍。最终,在经历了45口叫价后,张永珍以2亿万港元拍得这件葫芦瓶,并且刷新了中国工艺品的此前的拍卖纪录。此前的记录保持者是“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2.3亿。
2.明陈栝《情韵墨花》手卷1.亿元
在年这幅手卷出现在拍场上,并拍卖出1.亿元,一开始的起拍价是万元,在叫价超过万元的时候,还有3为买家在鏖战,互相竞争,经历了40多轮的竞价,最后还是由一位电话委托的神秘藏家拍卖得到。
这幅作品深受乾隆帝的喜爱,大家都知道,乾隆帝是一个印章达人,当时乾隆亲自写诗十首,前后盖上三十余方的印章,可见对这幅画卷的喜爱。陈栝出身书画之家,其父是中
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陈道复,但天妒英才,陈栝很早就逝世,所以传世作品很少,更显珍贵。
3.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1.11亿元
在年的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引起刘銮雄先生的兴趣。这对双鹤香炉从存世量来说,应为孤品,只有一对。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这对香炉应该是乾隆送给雍正的贺寿之礼。大鹤所衔的桃枝寓意长寿,祝寿的寓意呼之欲出。
同样的,刘銮雄先生还是通过电话进行竞争,仅仅10分钟,这件藏品最后以1.亿元夺得。刘銮雄先生表示:“哪怕拍卖价比现在还要高,依旧会继续竞拍”,就算超过2亿,也要夺得,这一切就是为了完成用这对传世孤品向母亲祝寿的心愿。
4.清乾隆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鼠首万欧元万欧元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一开始是圆明园海晏堂喷泉外的一部分,也是因为英法联军侵略而流失海外,这是国人最为心痛的事情。当时是兔首和鼠首同时出现在拍场上,最终由开云集团拍得。但最后开云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ois-HenriPinault无偿将兔首和鼠首归还给中国
5.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万元
6.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万元
这件制作于嘉庆年间的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是一件上品佳作,这件瓶曾是放山居旧藏,最终的成交价格也刷新了清嘉庆瓷器的记录。
7.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万元港币
年10月8日上午,这件圆明园流散文物“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底部有放山居号字样,万元港币起拍,万元港币落槌成交,加佣金最后是万元港币(约合万元人民币)。其实这件龙纹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上,最后的这个成交价格也是排名在世界的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场排行中的第八位。
8.清乾隆圆明园十二生肖马首年10月09日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赌王何鸿燊最终以万港元创下记录价格,并成功购下马首后捐赠给国家。这一爱国举动赢得各界人士的赞扬。在爱国面前,行为无大小!
圆明园是中国文艺精粹的一座乐园,它本该持续灿烂辉煌。可是一场大火,付之一炬。文物抢救是最常出现在考古界的专业名词,抢救的不仅仅是能够看得到的有物理形态的文物,更深层的是抢救这灿烂文化。当在拍场上看到这些宝物的拍卖,每一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工作者都会激动,因为他们要回家了。
我是艺术太太,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
你所珍藏的,皆是无价之宝。
本文由福羲艺术太太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