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张氏在线"加入张氏家族!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张氏在线”,再点击“ “写作、出书,我是该放弃,还是该坚花朵,是四季的精灵。它们将自己最美的外貌展现给世人。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语,对应着它们不同的曼丽姿态;每朵花都有不同的传说,给予它们一层神秘色彩;每朵花引领着不同的季节,世界也俨然成了花的舞台。你可能听说过“彼岸花开放于黄泉边,牡丹花驾于百花之上。鹤望兰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天堂鸟,世上真正的玫瑰种类很少很少······”但你可见过武汉的四季之花,看过由它们主导的艳丽四季,聆听过它们绽放的声音?我们都说“武汉,每天不一样”,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武汉花朵的“每季不一样”!
春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花齐放,漫山遍野,十里红妆。每逢武汉之春天,花朵们更是欣欣向荣。那么,第一位迎来无限希望的花精灵就是樱花了!早在汉唐时期,樱花就已经普遍栽种于私家的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公园廊庑到民社田间,一临春天,随处可见绚丽绽放的樱花,其壮丽更烘托出我大中国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细看樱花,花色艳丽,五朵花瓣精致可爱,并列着,其间露出了淡粉色的花蕊,从中由白至粉,毫无瑕疵。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由此看来,古人对于樱花的热爱是十分可见的,那么现代呢?身为武汉人,武大樱花之美家喻户晓。春天漫步武大花树下,倘若恰好一阵微风袭来,顺着的不仅仅是一缕幽香的气息,还有那几十朵,几百朵的花瓣儿从天而降,顿时天花乱坠,花开花落花满天!这情景,似一场粉红色的雨,也恰如一场久久不愿意醒来的粉红色的梦······情景盛大,寓意着来年的收获颇丰,寓意着美好的希望!
夏
夏天应当充满激情,不是吗?当,看着“千朵万朵压枝低”的丛丛粉红色的花儿,令人沉醉于其中,十分甜蜜。倘若你坐在樱然了。但也不能让那一股脑的热血,一股脑的火气冲昏了头脑啊!长辈们在我们抱怨夏天炎热酷暑时,总跟我们强调“心静自然凉”,而心静为何?心静为无所求,无所求则无所想,无所想即为淡泊,淡泊即为——朴素。故夏天的引领精灵就是荷花了,这一位“水宫仙子”早在《爱莲说》中被冠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尽管它的花期有三个月之长,但你可见过它与牡丹比妖艳,见过它慢慢装扮自己,来与其他花儿争奇斗艳?所以,它有着“清白,高尚而谦虚”的花语也是不足为奇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的真实写照。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又丝毫不沾淤泥的污浊之气,不愧为“花之君子者也”啊!而它的全身上下皆可入药,泻火清新,称其朴素实在不以为过。所以,荷花精灵以其“静”的特点,成为了引领夏日之一的花卉。
谈到夏天,我们是不是也十分喜欢在凉爽的夜晚,吃着可口的冰西瓜,倚靠在母亲身边求她讲故事?有一朵花儿,它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它就是彼岸花儿。因为其只有等叶子全部凋零时方可开出鲜艳的花朵的特点而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传说。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虽然彼岸花的故事略有恐怖,但是它的花朵可是真心的美啊!它花茎上的红色瓣儿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它的花蕊十分的长,又因为卷卷的花瓣,所以远远看着,似一件血红色的裙礼服,而又因为常常三四多花聚在一起,看着就像一把小伞再多了几份艳丽的装饰。
引领夏天的一位是朴素高尚的荷花,一个是寓意着不同传说的彼岸花。它们俩相辅相成,构成了整个夏天的清凉和神秘······
秋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金秋到来瓜果飘香,桂香十里。若到了秋天,那么引导它的花精灵绝对是桂花了!在桂花的花期,它的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叶子下那一簇簇,一团团的金色的小花,细致得惹人喜爱。细看,四五片小花瓣十分小巧,轻轻一嗅,似乎也没什么花朵的香,最多最多吸入一缕桂香。但是,当它们聚集起来,那个香可就不能用“小,弱”来形容了!那香是如此的浓郁,满满地浸过了树梢,四溢开来。这种香味极其特殊,不如玫瑰浓烈,也有异于茉莉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纵目四望只觉耳目一新。一朵一朵的花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共同散发着自己的那一丝丝,一缕缕芳香,终究汇成了这浓郁四溢之香。我们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众花散香飘四海”也是如此了!被桂花精灵引导的秋天,香远四溢,与丰收的味道混合着,这才是武汉的秋,武汉的飘香之秋······
冬
“坚强高雅,高忠”是一位精灵的花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关于它的描写。它是梅花,也是武汉市的市花。它与迎春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踏雪寻春何处是?“雪中四友”璨然开啊!而且梅花还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可见梅花在花卉中品质高尚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飘雪的夜晚,它咬着牙,绽放出如血一般殷红的花朵,盛放出了火焰般的生命。它是如此坚韧,高雅。它深知“开花儿开累了,也别放弃,有晴日就会有严寒,学会在冰冷的心里,期待灿烂花期”于是,这一念头就化作了点点红花,点缀于它的枝头,这些骨朵儿连着一颗温暖的怦怦的心,这一颗心融化了白皑皑的雪,融化了孤寂的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冷,越苦,它越锲而不舍,越坚强!一颗红彤彤的心,也跳的十分快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而既然到了冬天,春节肯定是得谈谈得了。春节讲究团圆圆满,而另一位引导冬的精灵的花语恰好就是:“万事如意、吉祥、美好、纯洁、高尚”“思念,表示团圆”。它就是“纳西塞斯”——水仙花。它与花中之魁梅花,君子之花荷花,花中之王牡丹、凌霜绽妍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十里飘香桂花,被称作是中国的十大名花。水仙花朵秀丽,花香扑鼻,清秀典雅。花瓣多为6片,也有8片的,似椭圆形,花瓣末处呈黄色。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花期一两个月。因为其寓意十分美好,常常与春节期间摆放于家中。它的花剑挺立,花朵素雅,多于碧绿的叶中忽隐忽现。这一位“凌波仙子”代表的是团圆和吉祥啊!
由一身傲骨的梅与代表吉祥如意的水仙带领着冬天,冬天便充满了温馨与挺拔的坚韧···
每朵花儿引领着不同的季节,虽然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语,但它们都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虽然每朵花都有不同的传说,但它们凝聚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四季有花,花开四季,武汉的每一个四季之花,都在为武汉代言。春樱,夏荷、彼岸;秋桂,冬梅、水仙。武汉的四季有它们,四季便是花的季节。四季花开,开花四季,在这个硕大的花世界。你已经见识到武汉的四季之花了吗?
持?”在经历小说出版无门,抱着厚厚的书稿在成都街头失声哭泣后,余蕾回到仁寿家中,擦干眼泪,再次将书稿寄往了萌芽出版社。对于自己的小说,“挣钱与否并不重要,能否出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会坚持,因为这些文字将酿就我青春的泡沫,哪怕尘封得泛黄时,只要我想起,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这便足够。”余蕾说。 初三学生一年写下10万字小说 白色的卡通T恤,七分裤,运动鞋,一身稚气的打扮。“青春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我喜欢把自己的感情、成长融入小说中,小说里的人物是我情感发泄的载体。”捧着自己的小说《青春匆匆醉红颜》,余蕾显得有些腼腆。 余蕾父母均在外打工,家中仅有年近八旬的奶奶和正在上小学的弟弟,因此,照顾家庭的重担便几乎全部压在了余蕾的肩上。“余蕾很文静,放假了也不到哪去耍,连电视都不看,就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写东西。”余蕾的奶奶说。 据余蕾初中的班主任老师黄胜介绍,余蕾是个很刻苦的学生,学习历来都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前茅,尤其是语文成绩,作文写得很不错。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是各类文学著作,平时还经常和一些同样喜欢写作的同学一起讨论。 “平时上学我不能写,我只能在放暑假时写,写小说会上瘾,一旦开始,就无法停笔。”余蕾说,她是从去年暑假开始构思小说的,构思用了一周时间。这之后,她将自己平时的休闲时间,全部用在了写作上。今年7月20日,余蕾10余万字的小说终于完稿。“写这部小说,把我平时阅读的积累都拿出来了,同时,我也感到自己知识面还是有所不足,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高额费用,出版小说梦断蓉城 小说,记录了余蕾情感懵懂的历程。一年时间,3本厚厚的书稿写成,余蕾已经忘记,她到底用掉多少支笔、有多少个夜晚挑灯疾书。因此,在写下最后一个字合上书稿时,余蕾也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在升入高中之前,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出版。然而,经过多方打听后,余蕾发现在家乡小镇寻求出版自己小说的渠道,犹如一个遥远的梦。 7月底,余蕾抱着自己的书稿独自来到了成都,试图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遗憾的是,她的梦想被彻底粉碎:虽然通过媒体找到出版社,出版社告诉他,自费出书要支付高达数十万元的出版费。显然,这对仅靠父母在外打工维持生计的余蕾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几十万元!我听到这个数字后几乎昏了。”走出出版社的余蕾,除了哭泣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别的途径宣泄内心的伤感,“写作、出书,我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小说内容令老师既惊又喜 “我喜欢写作,从小我就喜欢看席慕容和柴静的小说,想靠写作挣钱是我最初的想法,在经历过这些事后,我明白了许多,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与记者对话时,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余蕾话语中多了一份沉重。 一对男女从初三到高三,相互爱慕,在大学经历过诸多困难和挫折后,终于得到双方父母的肯定,岂料这个时候,女主角患上不治之症,男主角是坚守不离不弃还是转身离开?说起自己的这部小说,余蕾坦言和萌芽的风格比较相近,基调都比较忧伤,几许淡淡的华丽。和萌芽上面许多作者比起来,余蕾告诉我们,自己的小说还比较稚嫩,无论在语言或者思想上都不够沉练,何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思想,种种因素加起来注定不能和别人的小说一模一样。 “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校园,关于工作、关于社会,都有一些涉猎。”和许多年少轻狂的少年作家比起来,余蕾言语中没有丝毫的自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注定我只能写到一些表象。” 对于自己学生的作品,黄胜老师说,“我真的是既惊又喜!惊的是,在初三那么紧张的时候,余蕾能利用空余时间写出10万字的小说。喜的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堆砌之作,还是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深度的,是和她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分不开的,比如说那句‘有时候远离才是永恒的接近’,就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调整心态,坚持比写作本身更重要 在被媒体 在经历成都街头失声痛哭之后,余蕾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 “这个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摆正心态,毕竟我现在自身知识面还差得远,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综合能力也十分有限。”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番话,让余蕾觉得,写出小说了不应该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现在,高中录取通知书已经顺利到了余蕾手中,余蕾告诉我们,即便是小说不能出版,她也不会因此而分心,调整好状态升入高中学习,好好珍惜平日里学习的时间,抓住机会多练练笔。 “我还是会继续自己的写作之路。”余蕾告诉我们。“当你全力追逐天边的夕阳的时候,你也会因此而可能错过脚下美丽的风景,说不定,脚下的风景比天边的夕阳更加美丽。对我而言,写作是件美好的事情,但坚持远远比写作本身更重要。”
“她看过的书,很多大学生都不一定看得懂。”年仅12岁在读小学六年级的黄引已经将《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都看了一遍,最近在看由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所著并震惊文坛的一部小说——《微物之神》。她喜欢阅读欧美史诗类文学著作,会对国内一线作家韩寒、郭敬明、六六等作品风格“评头论足”。下半年,她的个人校园成长小说《春末夏至》将要出版,小说主人公以她自己为原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少女淡淡的忧伤。
在宁海实验小学,像黄引这样热爱文学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形成风格各异的校园小说。今年下半年,由他们自己编著的14册10万字长篇校园成长小说将要集体亮相。
六年级女生要出10万字小说
在宁海实验小学教学楼一楼通道的墙面上有一块专门展示学生作品的园地,有长篇小说、日记专辑、作文教材、个人诗集……
“这些出版物,要么是学生自己所著,要么就是集结了学生作品。”宁海实验小学童声文学社指导老师胡文杰告诉记者,有一定文字功底,热爱写作学生都可以加入童声文学社,没有其他门槛限制,“这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潜能,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思想去感受生活。”
六年级一班的黄引,曾经也患有“作文头疼症”,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在加入童声文学社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其他社友的影响下,她的写作灵感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喜欢看的书不但多而且杂,甚至超过一些大学生的所看书目。
“《百年孤独》、《瓦尔登湖》、《达芬奇密码》都已经看过了,现在在看《微物之神》和《乔布斯传》。”黄引说,自己偏好欧美史诗类文学著作,韩寒的作品也比较喜欢。
谈及文风,黄引认为自己带有青春而又忧伤,这一点从她正在创作的10万字长篇校园成长小说《春末夏至》可以看出。主人公就是以她自己为原型,故事梗概是:一个叫江南的女孩,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自闭——直至她离开那个靠窗的位子,与自己不太了解的男生万言柯同桌,她的价值观开始改变……
“学生们都是以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写作对象,最终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从而对生活进行记录、整理、描述。”胡文杰告诉记者,除了黄引外,还有应怡璐、胡华等13名学生,他们的作品都将会在下半年集体出版。
学生作品总量超百本
出版14册长篇小说对宁海实验小学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该校自年起开始“童声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本真的记录为基础,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以镜像等形式还原和深化情感体验,以多点训练为途径,优化语言表达系统,升格学生的作文能力。
从年始,该校又将儿童文学引入课堂,与作文教学结合,并引领同学们尝试着校园小说的创作。同年,该校学生叶跃凡的长篇小说《你的笑容真美》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目前,全校已出版长篇小说15本,短篇合集7本,再加上各种日记集、作文教学、个人诗集等,总量超过百本。
“校园小说的介入,给了学生一个思绪纵横驰骋,恣意飞扬的空间,为枯燥单调的校园生活增添了盎然生机,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可以在虚构的小说中得到满足,在小说中,可以由自己来决定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往往写着写着,小作者就把自己写进去了,这也正是学生喜欢创作小说的原因。”胡文杰说,“儿童文学,让学生的声音更纯净,让学生的语言更具有文学味,让学生的心灵更丰盈和充实。”
多位小作家受“冰心作文奖”垂青
小学生写长篇小说,是噱头,还是实力?这从一些专业人士的评价则可管中窥豹。
“读到这些书,内心突然有想哭的冲动,一般来说不感动我的文字,我是不会向出版社推荐的。”一位资深图书编辑曾如是评价。
作为童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协会员的胡文杰更是赞叹连连:孩子们的文字水准丝毫不输一些成年作家,好的几部作品我还会反复研读。
年,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文学奖项,也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冰心作文奖”评选中,该校共有9位同学获奖,占到全国得奖总名额的近十分之一。其他各类省市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的作品大多是由出版社主动找上门要求出版,还多次入选全国书博会好书候选榜单。”胡文杰得意地说,“各类作品出版总量已达几百万册,其中仅小说《小脚印校园成长故事》系列丛书销量超过50万,还有不少出版商邀请我们的‘小作家’去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签名售书。”
然而最令人高兴的是,一人创作,引发全班参与。写作的风气如星星之火般迅速点燃了全校学生的创作热情。许多同学还搞不清什么是小说,只是把它当作日记来写了,当故事来编了。写作不再是“绩优生”的特权,而是成了众多学生抒发心意的途径。“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来自孩子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全校发动创作,这在全国都少见。”胡文杰乐呵呵地说道。(薛丛川王家法)
首页
上一页1下一页
尾页
春分,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春分这日,通常是成都客家人各大家族祭祖之日,成都东山客家人选择春分祭祖的习俗,从入川之时就保存至今。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忙,无论是在外漂泊的游子,还是在家守业的族人,都会在这一日,一起回乡,到祠堂祖地祭拜先祖,感恩祈福。
年3月.21日
应东山客家汝英张氏张彬老师所邀,有幸来到洪安参加一年一度的汝英张氏祭祖。
春日清晨的龙泉山,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站在金龙寺的山头,春风拂面,微冷。
放眼望去,这金龙寺山下就是汝英张氏的坟茔祖地,地名金龙寺白杨地。
和张彬老师一同驱车到达之时,各房各地的张氏宗亲们已相继赶到了张氏入川始祖的祖地坟前,各路张氏宗亲早已在此会集。
这是一支宠大的家族,除了东山的洪安、西河、石板滩、十陵、龙潭……之外的宗亲们,还有来自很多东山以外的其他分支。
隆重热闹的场景甚为壮观!
赶来的亲们纷纷为祖先捐上了香火钱以表感恩敬祖之心意。
并且都会佩戴上汝英张氏的胸章纸贴,以表宗亲之身份。
除了表示家族的标志之外,此贴还有辈份之备注,圈中写着的19,代表了汝英张氏第一十九世孙的辈份。
这个办法很好,大家都能一眼相互看到各自的辈份,易于相互的称呼。客家人自古注重传统礼仪,从小就教育长幼有序的家风祖训,绝对不能违逆。
上午9点,祭祀准时开始。
首先祭拜汝英张氏辈份最高的始祖婆蓝老太君。
六世祖婆蓝祖婆,系入川始祖运球公回原乡背骨灰接灵位安葬在金龙寺坎下,小地名大凹子柏杨地。
家族相传:定绅公当年为得美穴安葬祖母,垂裕后昆。暑去寒来走访乡邻,得知所认定的好地属金龙寺庙所有,同时知晓寺内僧人喜爱吃豆腐、糍粑。公便经常买豆腐、糍粑背上山赠送与寺内僧人。日久生情,公见时机成熟便向众僧讨地,言知:“祖母在大迁徙路途中病故,无处安葬,讨贵寺坎下一小块风水宝地安葬祖母。”众僧为其孝心所感念,允诺。立约之后,择期安葬其蓝祖母。自此,房房大吉,福荫后世,洪安汝英张氏一族发扬光大之。
无论老幼,上山祭祖的族人们,纷纷给入川始祖们敬上香烛美酒,祭拜祈福。
蓝祖老祖坟左侧的这座墓为张氏入川始祖运球公及刘、叶二儒,夫妻三人合葬墓,于山下拆迁时,迁移至此。
相传,入川始祖运镇、运球二公均生浓须,一部络腮大胡极显俊朗飘逸,外人见之无不羡慕。因运镇公排行第二,运球公排行第三,当地人美称弟兄二人为“二胡子”、“三胡子”。运球公卒葬今龙泉驿区洪安镇文安村,小地名杞木沟,当地人称“三胡地”,后讹传为“三坟地”。
诶!怎么用鸭子祭祖?!
简直是闻所未闻,走访过东山众多家族祭祖,客家人都是通常用雄鸡、猪头、大鱼、刀头之类的供品,怎么都用上了鸭子了,还真算是第一次所见。
张老师随即介绍到:相传,祖上陈祖妣因一次家宴吃鸡时,未曾吃到鸡肉,因而生气,立誓余生再不吃鸡,改吃鸭肉,从此喜欢上了鸭肉。
故,后世子孙每年祭祖时,用鸭子祭拜陈祖妣的家俗沿袭至今。
热闹非凡的现场,庄严肃穆的场景,你能感受这是一支宠大而传统,团结并且有力的一支张氏家族。对于我这外来姓氏,又是小户人家出生的访客来说,羡慕之意在心中犹然而生。
望着那香烛供品,垒土红炮、挂纸坟飘……
这是东山客家人最原汁原味的春分祖地祭祀。(客家话读作:铲地、上坟)
金龙寺白杨地祖地的祭祖也只是整天祭祖活动的开始,山下还有几处祖坟要去祭拜。
村间小路上,年迈的老者走起路来,特别硬朗,这或许就是精神的力量吧?!
一支宠大的姓氏,
一场家族的朝圣。
他们来自成都东山客家汝英张氏。
东山客家的祭祀唱说
▼
多年的祭祖都是由这两位叔公老辈所担当主持,整个祭祖的礼仪仪式,敬祖流程,祭文诵读等等都由这两位老叔公所担当,能听到他们那最具东山客家的祭祀唱说。
尤其是这位老叔公,年近九旬,依然康健,说话声音洪亮,外向健谈的性格说起话来略带冷幽默,主持这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间,时不时还要来上两句接地气的段子,逗得大家哄然一笑,活跃现场气氛。
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位被祭祖主持耽误了的评书老师!呵呵!
端上雄鸡,燃起香烛,呈上供果……
来万公的墓地,一座有故事的墓冢。
碑记有云:
来万公是张氏祖上挖水塘时挖出人头骨,其祖上以仁德之心将头骨安葬成墓,呼曰“来万公”,奉祖德后裔每年祭扫。来万公墓在陈家嘴,位于陈妙满娘墓东南向直线距离约90米。
笔者也实为敬其义举,为汝英张氏祖上的仁义道德之家风祖训点赞!
上坟插坟飘,这是东山客家春祭之特色,这项民俗在如今已不多见。
坟飘挂纸被撕得像一盏灯笼之型。
下次一定要好好学学这撕纸技法,小时候,我们总是扯得稀烂!呵呵!
为祖地插上,放完火炮(鞭炮)就算完成了。
据张老师介绍,结束坟地的祭祀,还要回到宋家堰张氏老祠堂进行一个简短的祭拜,就可以放炮开饭了。
路上,看到小朋友们也在阿婆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有意义活动,家族祭祖。
一种沿继,一种传承,这就是东山客家精神。
回到院中,客家坝坝宴早已为祭祖归来的宗亲们准备好了,久未相聚的宗亲们落席围坐,相互拉着家常,共叙亲情,谈论家族历史,讲述先祖故事,真是其乐也融融。
祠堂里,要完成最后一项简短的祭祀才能开席,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汝英张氏一族至今恪守着。
汝英张氏族人们一直秉承先祖之遗训:“勤耕”、“勤读”“勤俭”。
祭祖活动合理分配资源,不搞大操大办,不搞形式主义,讲实在!以今年的为例,人均30的伙食标准,都是一些老少皆宜的客家传统菜肴。在宴席上,我是有所感受的,让我真心的佩服,他(她)做到了,并遵循了客家先祖们留下的遗志。
吃完午饭,祭祖活动还未结束,下午还有几个祖地要去。
正所谓:“客走主安”,当我饭后道别离开之时,全天的祭祖活动还正在龙泉山西麓山脚洪安的那片梨花林进行着……
汝英张氏祭祖视频
▼
作为一名外来访客,一上午的祭祀活动中,我坐在梨花树下,在感受到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族氛围的同时,我惹有所思: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祭祖???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答案与见解。
在我看来,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解释的话,这或许就是当下我所理解——感恩!
它不光是一种有仪式感的习俗形式,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向心力,一种凝聚力,一种精神的力量。后人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先祖们还“活”在他们的心中,祈求得到祖上的庇佑。我想,这就是东山客家人所传颂的“耕读传家”,“祖德留芳”之宗族思想。
先祖不仅养育了我们,留下了些许物质财富,更留下了一笔巨大而珍贵的精神财富,那是无价的,客家人更信奉这一点。
我还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百年之后,如果你的儿子,你的孙子,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都不记得你的时候了,再也没有人会想起你的时候。那么你,就真正意义上的在这个世界里,永远的逝去了!
所以无论张氏也好,李氏也罢,作为一名客家人,我们要谨记自己的祖训:
感恩先祖,教育后世!
最后,祝愿东山客家汝英张氏:
人丁兴旺!流芳百世!
附上张氏诗句一首:
金龙山·忆祖
寺锁金龙储马鬣
浮云漫舒柏杨翠
牛眠吉地鳌龟盘
溪涧环护双峰对
想当年
几千里迢遥舍家
数十载呕心立业
宏图
巍巍青山
浩浩苍天
青青艾草
点点雨露
原乡何时还顾
又是一年春分复
先灵永妥处
列班俯拜祭先祖
头挂青
堂培土
滚滚血脉源中土
众牲祭
焚香烛
一樽米酒沿风俗
化纸钱
唱祭文
循循道来乡音述
繁衍生息千百载
可堪回首
春雨亦沾濡
人坯何以怵惕
笑看红湿处
送给朋友们!喜欢的,请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