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记穿刺小分队

作者:医院重症医学科潘柳华

接到通知

3月3日晚上,我忙碌了一天刚回到驻地准备休息时突然收到组长发来的消息,明天进舱协助浙大一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章渭方放置胸腔引流管。面对突如其来的通知,我一时摸不着头脑,纳闷要给谁做穿刺,又为什么会是我?想起章渭方主任医师,是此次我医院肿瘤中心Z7病区主任,期间和他有过几次短暂的交流,他是一个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又平易近人的专家组成员,对待病人一丝不苟,曾几次查完房时累得虚脱扶在墙上......不一会儿,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小潘,我是章渭方,我们现在要临时成立个穿刺小分队,明早床病人可能需要留置胸腔引流管,你有信心吗?”能有幸得到章渭方主任医师的信任和肯定,我没有半点迟疑,“有信心”。“我了解到你是医院重症医学科专业,平时具有丰富的一线临床经验。明天早上准时集合进舱,你好好准备一下”。

放下手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虽说胸腔穿刺引流在ICU平时是常见的有创操作,但因为这次患者的特殊性,任何环节都不能有差池,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病人病情加重,自身暴露风险增加。当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反复温习着穿刺步骤及注意事项。

焦点床

床的老刘是我们开科以来最危重也最牵动人心的一位患者。2月15日因“发热7天,确诊新冠肺炎4天余”入院。既往无基础疾病。医院胸部CT提示双肺病毒性肺炎,弥漫多发实变影、网格影。入院时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咳嗽剧烈,说话断断续续,心电监护提示心率次/分,呼吸40次/分,血氧饱和度60%,随时有气管插管的风险。起初的几天,全体医疗队员都替他捏了把汗,在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避免了插管。

目前储氧面罩吸氧15L/分下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氧饱和度可维持在95%左右,但吃饭、排便甚至说话时氧合仍有明显下降,肺功能整体仍较差。这始终是大家担忧的一件事情。为此医疗队反复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无论在隔离病房,还是每晚在驻地的医疗专家组会议,床一直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jz/3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