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庭院家家建淳美乡风户户传

街道上干净整洁,路边百日红、紫叶李、柿子树、枣树、山楂树、龙爪槐等植物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万年青排列整齐。主街入口处海棠、紫叶李争相斗艳,美不胜收。村内6条街道整齐划一,一街一景,家家户户的宅院装点得像花园。一幅村美人和、幸福安逸的美好画卷跃然眼前。这是不久前记者到信都区李村镇西户村探访时看到的。近年来,该村通过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并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升,涵养出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增强了乡村持续发展的后劲。

“美在环境”向“美在精神”延伸

走进村民李俊英家的庭院,一幅牡丹墙画映入眼帘。小院内种满了绿色植物,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李俊英的家是一栋两层小楼,墙面干净明亮,庭院内物品摆放有序。

“现在村里的环境很好,到处都在绿化,咱这家里也不能闲着。这不,院子空闲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花草草。”李俊英告诉记者,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她觉得很幸福。

“不但环境好,而且人们也越来越讲文明了。”李俊英告诉记者,以前的西户村是另一番模样:人们经常在街上随意倾倒垃圾,路边污水横流,街头吵架情景屡见不鲜。

变化来自该村实施的美丽庭院建设。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建设,拆除残垣断壁,清理积存垃圾,将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改造成小游园,全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建起污水处理站,净污水管网全覆盖。家家户户将旱厕拆除,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实现“公厕革命”。

在创建美丽庭院的同时,西户村着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村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开展庭院整洁,全面打扫室内室外、房前屋后、厨厕禽舍卫生,消除卫生死角,培养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好习惯,改变垃圾随处倒、破烂满院堆的不文明行为。同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栽种庭院绿植,实现屋在绿中、人在花中。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家庭成员形成好的生活习惯、涵养良好家风、强化文明素养,让“美在环境”向“美在精神”不断延伸。

“有形创建”向“无形创建”延伸

“在推进美丽庭院创建中,村民们以家庭为单位收拾自家庭院,扮靓院中角落,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实现由‘自家美’向‘家家美’的转变。”村党支部书记焦江红告诉记者,与此相适应,村里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促进家庭成员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涵养良好家风,提升精神境界、强化文明素养,达到“外美内秀”。

据介绍,该村建立“美丽庭院”示范街、示范户,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体创建水平的提升。村里经常以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美为载体,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手工技能能手、家庭美化讲师开展“室院美化”“家风家训”“垃圾分类”等培训,形成人人参与美丽庭院创建、人人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种树培其根,育人养其心。”西户村陆续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夫妻”“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既抓好庭院的“有形”创建,又培育家风的“无形”力量。通过“晒”“评”“赛”和典型引领,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比、学、赶、帮的文明创建氛围。

好儿媳闫为芹的婆婆80岁了,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在照顾好高龄婆婆的同时看护瘫痪的老公,还为3个孩子完成婚嫁。去年,闫为芹被评为村里的“好儿媳”,在评选表彰活动中,村民们还将好婆媳事迹自编自演成小品,广泛宣传和学习。

截至目前,村里共10位好公婆、好媳妇受到表彰。为了保持创建成果常态化,村里还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设计了通俗易懂的墙体画、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完善了考核评比及资金保障机制等,让村民既感受到了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乡村生活,也体验到了文明风尚家庭和谐的幸福感。

“单一创建”向“多种创建”延伸

在创建美丽庭院的同时,西户村还不断丰富创建方式,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传播和弘扬文明新风。

在西户村,经常可以看到村民们齐聚在文化礼堂吹拉弹唱的和谐场景。该村先后成立了传统武术文艺表演队、广场舞文艺队、民间传统文艺扭秧歌等文艺团队,并组织热心村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还特别选取了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乡贤评议会,做到有组织、有场所、有章程、有活动,通过大力引导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使西户村文化礼堂建设更具活力,真正成为西户村群众的“精神花园”。

西户村还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浓浓端午情,关爱老人心”“我心向党,奋进前行”“情暖重阳节,百善孝为先”等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惠民演出、帮扶助困、宣传教育等活动余次,村里“文明家庭”“道德模范”“邢台好人”层出不穷。

他们还充分发挥乡贤评议会,道德讲堂作用,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代表,并组织他们走进大礼堂以身说教,切实提升道德感染力,切实提升移风易俗,引导群众主动成为倡导文明新风的主体。

西户村在深抓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还坚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现代都市近郊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余亩,目前已有三家企业投资入驻,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的西户村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室、村史馆、红白理事会室、乡贤评议会等阵地建设样样俱全,依托阵地建设,组织开展系列宣教、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村风正、民风淳的乡风文明在西户村已经悄然形成。

共建美丽庭院共享文明生活

走进西户村,干净的村道,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整洁的院落,美丽庭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与之匹配的,是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文明风尚。这一切,既自然又必然。

美丽庭院建设不仅改善了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带来精神层面的改变。将美丽家庭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风、村风培育等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带动了家风、村风的提质,增强了乡村持续发展的后劲。

通过“美丽庭院”建设,西户村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如今,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齐、维护村庄和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涌现出了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实践证明,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在别处,就在他们自己的前庭后院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环境越来越美,健康、文明成为风尚。

推荐阅读

把信都的春天,搬给你看……

组图丨让清明节更“清明”!

关于申报年度定点医药机构的公告

来源:邢台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hy/6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