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脂肪瘤

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3.html

作者:周艳芳、王婷

单位:医院

胃脂肪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非上皮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病因不明,有学者提出其为异位脂肪组织,或是炎性刺激下的某种获得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胃脂肪瘤90%~95%位于黏膜下层,5%~10%位于浆膜下,通常为单发,偶见多发,多发者肿瘤间可以有连接束,肿瘤大小不一。

胃脂肪瘤在组织学上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纤维性小梁将其分隔为大小不等的小叶。

临床表现:

多数胃脂肪瘤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一般查体发现,瘤体增大可引起腹部相应压迫症状,瘤体表面坏死或溃疡形成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和贫血。

超声表现:

1、脂肪瘤大多向腔内突出,形成无蒂的球形肿物,包膜带不明显,柔软;

2、超声多呈稍高回声、均质、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后方可伴衰减;

3、大多数起源于黏膜下层(第3层);

4、彩色多普勒:多无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图像如下:

图像示胃窦部黏膜下层可见一稍高回声结节,大小约1.5×0.7×1.4cm。

视频如下:

视频示胃窦部黏膜下层稍高回声结节,随胃蠕动可见蠕动变形。

鉴别诊断:

1、胃间质瘤、平滑肌瘤等黏膜下肿瘤:间质瘤及脂肪瘤都属于黏膜下肿瘤,间质瘤、平滑肌瘤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及黏膜肌层,多呈低回声;脂肪瘤多起源于黏膜下层,呈高回声。

2、胃异位胰腺:异位胰腺起源黏膜下层多见,少数可起源于肌层、浆膜层和黏膜层,病灶呈中等或高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病例能看到腺管样结构。

3、胃血管瘤:病灶多为圆形,边界清,内部表现为均质的中等至高回声内含点状无回声,通常起源于黏膜下层,质地中软,易变形,周围胃壁层次结构正常。

参考文献:《内镜超声对胃肠道脂肪瘤的诊治价值》

《实用胃镜学》

《消化超声内镜学》

如果想系统的学习胃肠的超声诊断,可扫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zp/8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