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城市文化客厅聚焦文化遗产

今年,随着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相继公布,无锡的省保单位升至74处,国保单位升至34处。全市“文保”阵容提档升级,更需要我们上好“文保”这门课,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态传承、活力再现。近日,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联合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在研究会驻地举行“城市文化客厅”活动,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这也是文化客厅首次走出报业集团开讲。

做好文物解读工程

接到城市文化客厅的座谈邀请,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的蒯建平围绕“文保”思考了两天,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讲好无锡故事”跟“弘扬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而实现这两点的关键就是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蒯建平是无锡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从政府官员到开发商,每一次角色转换,他都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天下布芳馨,为百姓造褔。“不忘历史,才能展望未来,文化自信是更持久的力量。”蒯建平认为,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固然重要,但如何挖掘其底蕴,使其体现当代价值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核心,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他建议要在展现文物的历史过程、情节,展现文物的价值和影响上动脑筋。

“文物保护和利用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效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合理利用就是不能过度。”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从事“文保”多年,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文保”的要点。如何让田野里、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杨建民觉得要在利用上下工夫,把握好文物富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时代性的审美艺术风尚,是时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杨建民提出要做好文物的解读工程。他肯定了无锡34处国保单位多数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使文物既得到了保护又得以传承。他认为,应由政府主导,发挥民间协会的作用,加强对国保单位的研究和解读。

发扬荣氏文保精神

无锡历史上有很多志士仁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巨大,其中荣氏的文保精神就是无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资深专家陈文源表示,一百多年来,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祖孙三代,对无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贡献,比如建梅园、捐梅园、提升梅园,而荣氏对无锡文保的贡献远不止此。“我们对荣氏藏书、捐书、捐文物,尤其是对这些藏书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还很不够。”陈文源希望能在这方面发力,把对无锡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荣德生年开始收藏古书,年在荣巷创办了大公图书馆,到他年去世,他收藏的古籍、地方志和本地乡贤著作,总计约20万卷。年,荣毅仁遵父亲遗命,将这批珍贵古籍连同71个大书柜,全部捐赠给了无锡市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入选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荣氏赠书占比很大。“无锡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荣德生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陈文源介绍,大公图书馆藏书中,有多部中医药古籍,还有无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藏书目录《大公图书馆书目》、荣德生为杨筱荔代印的《中国财政史辑要》,以及高攀龙遗著等书籍,均缺乏研究。

抗战期间,荣德生在武汉、上海收购了许多流散在社会上的文物,有青铜器、瓷器、砚台、名人字画以及大批古籍珍本。荣德生曾打算抗战胜利后,在荣巷办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同大公图书馆一样,向公众开放。博物馆没办成,荣毅仁、荣鸿仁兄弟便把这些文物捐给了市里和省里。陈文源透露,荣德生收藏的文物,分别藏于无锡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无锡国棉一厂和梅园四个地方。“荣德生购存古书和文物‘是为大众计也’。”陈文源认为,荣氏文保的课题值得深挖和研究。

放大梅园文化价值

荣氏梅园是环太湖第一座近代园林,它不仅是公园,也是一处国保单位。“梅园以梅花为主题,以文化为引领。”无锡园林专家沙无垢认为,梅园的文化资源还有待深挖,梅园文化与荣氏家族文化之间血脉相续、文脉相延。若彰显这种特质文化,将使梅园的故事更真切、更动人。年春,荣德生将浒山之顶平整辟作网球场和高尔夫练习场,建精舍7间,取名敦厚堂,供球员和游人休息。豁然洞读书处学生开设国术课及课余习武之地也在此处。年夏,敦厚堂在暴雨中坍塌,年梅园建园百年时重建,荣智健捐资万元。沙无垢建议在敦厚堂加设壁画浮雕来唤醒这段历史记忆,还能利用宽敞的室内空间开办荣文化驿站、梅花书屋,传播荣文化及梅园的相关读本,尝试让志愿者参与服务和管理。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朱蓉认识到,梅园的存在依托于城镇环境,应结合现实生活将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她建议恢复荣氏梅园原大门历史风貌,按老照片中荣氏梅园原来穹顶方柱式样建一个景门。新建景门与梅园碑廊、锡明亭组合在一起,提升梅园入口的历史文化内涵。朱蓉觉得有必要重修留月村历史景点与建筑。位于诵豳堂西,建于年的留月村是荣氏梅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景点之一,曾是梅园读书处、学生临碑习字场所,目前基础尚存,建议恢复亭壁、回廊、牡丹亭敞轩等历史建筑与景观。朱蓉提出了设置“梅园十景”导示系统的想法,认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化解说、景观环境导示系统,有利于游客深入了解梅园的历史与故事,提升游园体验和感受。

用好无锡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无锡经济腾飞的见证。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汤可可提出,无锡要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与全国范围的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洋务运动和晚清、民国、共和国前期三个时期有所不同,无锡的工业遗产相对集中于民国时期,总数不下10多处,且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无锡现有的工业遗产通过保护、修复、开放利用,以文博场馆、创意园区等新的形态融入了市民的现实生活。汤可可提议,要建立无锡地方工业遗产目录,界定其保护范围,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落实保护责任,合理开发利用,重点在于再现工业生产流程和运行方式、组织机制,发挥其人文历史展示和科普教育功能,兼顾其他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物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必修课,上好这门课不容易。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资深专家钱江总结,文化遗产保护难在研究缺失、价值模糊;主体多元、合力难聚;机制单一、活化乏力。就无锡作为工商城市现存的荣氏文化遗产而言,茂新面粉厂成为工商业博物馆,保护较好。但公益小学及风雨操场、大公图书馆虽经修复,却长期闲置。而申新三厂则成了一幢开着饭店的办公楼,难以传递其历史文化信息。钱江分析,由于对遗产实体研究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其价值的凸显,导致保护利用的盲目。因此,合理保护的前提是对遗产深入和持续的研究。钱江十分重视大公图书馆的保护利用,认为还是要采取与“书”有关的措施,比如作为地方文献收藏陈列馆,而原无锡市方志馆地点无法落实,大量著作闲置,服务社会困难重重,如市区合力建设,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结果。(晚报记者张月/文陈大春/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wangfei.com/wqjz/10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