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疫情影响下,工程项目施工和水泥运输受阻,市场需求继续呈现弱势运行,水泥价格屡屡下降,水泥厂商们利润持续承压。近期,水泥价格迎来小幅上涨。
水泥网数据显示,近期,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中,海螺水泥云南地区出厂价每吨涨价50元。
对此,有机构认为,四季度基建对于稳定经济具有关键性作用。随之项目新开工提速,错峰停窑叠加需求逐步回升的预期,水泥价格有望小幅走高。
01上调产品价格,但需求依旧疲软
众所周知,房地产和基建是拉动水泥行业需求的两大重要领域。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地封控,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明显加大,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疲软。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1.39万亿元,同比下降8.8%。
下游需求不振,导致水泥行业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企业为释放销量,不断降低水泥价格。年6月,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的水泥出厂价均跌到成本线,甚至跌破成本线。
成本端看,以煤炭为代表的原燃材料价格变动,对水泥生产成本的影响极大。一般而言,煤价每上涨元,每吨水泥成本将提升10-15元。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当前较年初上涨超60%),加上油价上涨导致原材料运费上升,
水泥企业生产成本飙升。
关于此次水泥提价的原因,多家水泥企业的理由基本一致,主要在于企业执行错峰生产,库存有所下降,以及成本(燃料+运费)增加,为提升盈利,企业推动价格上调。
不过,由于水泥不能长时间储存,不少企业虽发布了涨价通知,但在下游需求较弱情况下,只得暗地里降价出手,导致当前市场普遍出现“高喊低卖”的现象。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也表示,目前,各大水泥厂推涨情况较多,但真正落地的涨价不多。
追根究底,需求仍然是最关键因素之一。
天风证券认为,11月下旬,受到降雨降温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泥需求量环比减弱,企业库存攀升,使得水泥价格走势出现震荡走势。下游水泥需求提前减弱的趋势较为明显,结合各地相关政策,水泥需求再恢复的可能性不大,接下来价格走势或将继续以震荡为主。
02业绩“大滑坡”,拓展新赛道
下游需求疲软,叠加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今年前三季度,水泥厂商业绩整体不佳。
同花顺数据显示,在36家水泥上市公司中,仅10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他水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纷纷下滑,甚至福建水泥(.SH)、亚泰集团(.SH)等5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年前三季度,水泥巨头——海螺水泥(.SH)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减少29.89%;归母净利润约.19亿元,同比减少44.53%。
海螺水泥称,煤价不断上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生产成本压力,成本高企加之水泥价格下跌,公司盈利显著下降,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5.36%,较同期下降2.17个百分点。
除了海螺水泥,天山股份(.SZ)、华新水泥(.SH)、金隅集团(.SH)、上峰水泥(.SZ)等其他水泥厂商业绩均惨遭“滑铁卢”。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