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21108/12241825.html
开栏语:
老百姓常说:“节令不饶人。”节令,指二十四节气。据明代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伏羲始立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之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我国北部——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事活动,数千年以来一直具有极其宝贵的生产规律总结性和实践操作指导性。所以俗话常说:“种田无定例,全凭看节气。”又说:“节气抓不好,一年白拉倒。”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结晶”,是华夏先民“天人合一”的伟大发明,是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从即日起,本报将在今后一年时间里,按照时令节点陆续刊发“二十四节气系列”文章。敬请读者垂注。
春到人间一卷之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李建永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临的标志是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虽然是农历节气,但一般又在每年公历的2月4日、5日或6日。这是因为农历(夏历)是阴阳合历,农历的月份,反映的是月亮运行的周期规律,每年十二个月,分为大尽、小尽。东汉许慎《说文》讲:“盡(尽的繁体字),器中空也。”月尽,指一个月的日子过尽了,过空了,过了了。唐韩鄂《岁华纪丽》讲:“月有大尽、小尽,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刚刚过去的辛丑牛年腊月,就是小尽,所以除夕在腊月二十九,没有“年三十”。而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是阳历,故与每年公历的日月相吻合——“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由于民间立春日有“打春牛”的习俗,所以立春也叫打春。常言,“春打六九头”。农历壬寅虎年立春,是公历2月4日,恰好是六九第一天。“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开一日,水暖三分”——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何为春?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讲:“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亦讲:“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逸周书时训解》又说:“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大意是:立春这天东风解冻,再过五天冬眠的虫子和动物开始活动,再过五天鱼就会上到带冰的水面。春天,就这么“蠢蠢”而来,“蠢蠢”打开。春天是万物的“打开式”。故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诗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之日的传统小吃是春卷。谚云:“春到人间一卷之。”吃春卷或春饼的习俗大约起于晋(五辛盘),兴于唐。《关中记》: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相互赠送。唐杜甫有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唐白居易有句:“二月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宋苏轼亦有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宋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下阕)写得更加俏皮:“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据说宋代宫廷里的春饼更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盘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民间亦以春饼相馈。”这种“咬春”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据传最初制作“五辛盘”,是为了“却春困”。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大蒜、胡荽、萝卜、韭菜、羊角葱等辛荤时蔬,确有发散风邪、行气活血之功,既有益于健康,又能使人精神振奋。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讲:“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
时逢立春,一家人动手制作春卷、春饼,“聊把一尊酒,共寻千里春”,多好!
贺年有温馨
王瑞来
几年前的小年夜,给许多有邮箱地址的朋友们发去了贺卡。
那一年是农历马年,我发的贺卡是徐悲鸿画马的画作辑录PPT,适逢其时。
在网络时代,邮箱往来的贺卡几乎取代了纸质贺卡的邮寄。近年来手机的普及甚至又让致贺取代了网络邮件。在日本,流行了几十年的新年有奖“年贺状”也日渐减少。我写贺卡,也多是给一些不大上网的老先生和平素很少有机会联系的朋友。因此说,纸质贺卡也还有生存的空间,从圣诞,历元旦,到春节,我也收到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贺卡。不过,更多的是纸型电化的贺卡。虽说是网上传来,但依然存留纸型贺卡的仿佛。许多贺卡的制作十分精致,别具匠心。一张来自荷兰的贺卡,朋友将其家人和周岁的可爱儿子也一并放在了上面,温馨洋溢。
贺卡,无论纸质,还是网上、手机,都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
“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都是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生交集的,其实并不多。平素无事,也无由联系,没话找话联系,也显得突兀不自然。于是,贺年便促成一个机会。向音问久疏的朋友报平安,沟通近况,也给节日平添几许温馨。
世界已不是一个小村庄,可以敲敲门就拜年。乡土中国已与世界连成一体。现代化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冷漠了人情,隔开了人心,但作为弥补,网络又让人贴近。互联网、